王少为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什么是卵巢黄体囊肿

2024.10.09 08:09

卵巢黄体囊肿是指在排卵后黄体形成过程中,黄体发生囊性扩张或黄体血肿持续存在,导致黄体直径超过3厘米而形成的囊肿。

通常情况下,卵巢在排卵后会形成黄体,黄体可分泌孕激素等激素来维持妊娠早期的需求。如果黄体持续存在或囊性扩张,就可能发展为黄体囊肿。这种囊肿一般在妊娠早期较为常见,多数可自行消退。黄体囊肿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下腹隐痛、坠胀感等。在超声检查时可发现卵巢内囊性肿物。一般来说,较小的黄体囊肿不需要特殊处理,密切观察即可。但如果黄体囊肿较大,尤其是发生破裂、出血、蒂扭转等并发症时,则可能引起剧烈腹痛、腹腔内出血等情况,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可能包括手术等方式。

进一步扩展来说,卵巢黄体囊肿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可能与内分泌紊乱有关,比如黄体生成素分泌异常等。多次排卵、反复的卵巢刺激等也可能增加黄体囊肿形成的风险。对于备孕或已怀孕的女性,了解黄体囊肿的相关知识很有必要。如果在孕期出现腹痛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通过超声等检查来明确是否存在黄体囊肿及其变化情况。同时,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安全。在日常生活中,女性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处理各种妇科问题,包括卵巢黄体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