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瘫痪卧床会导致器官衰竭吗

2024.08.21 15:51

瘫痪卧床有可能会导致器官衰竭。

长期瘫痪卧床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增加器官衰竭的风险。当患者长期卧床时,身体的活动量大幅减少,这会对多个系统产生不利影响。首先,肌肉会逐渐萎缩、无力,包括呼吸肌等,这可能导致呼吸功能下降,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受到影响,容易发生肺部感染,而严重的肺部感染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可能逐渐累及心肺功能,进而引起心肺等器官衰竭。其次,长期卧床会使血液循环减慢,容易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可能引起重要脏器如心、脑、肺等的栓塞,导致相应器官的功能障碍甚至衰竭。卧床还会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蠕动,容易出现便秘、肠梗阻等情况,肠道内的毒素吸收增加,会加重肝脏和肾脏等器官的负担,长此以往可能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减退。同时,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等情况,这也使得身体更容易遭受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进一步增加了器官衰竭的发生概率。瘫痪卧床虽然不一定直接导致器官衰竭,但确实会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器官衰竭的潜在风险,需要加强护理和医疗干预,尽量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以维护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