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什么是老年人黏液性瓣膜病

2024.09.10 18:14

老年人黏液性瓣膜病是指心脏瓣膜出现黏液样变性,导致瓣膜增厚、脱垂、关闭不全等一系列病理改变的疾病。

这种疾病主要与年龄增长相关,随着老年人身体的老化,心脏瓣膜的结缔组织发生退行性变。黏液性物质在瓣膜中积聚,使瓣膜的结构和功能受到影响。常见于二尖瓣和主动脉瓣。患者可能会出现心脏杂音、心悸、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由于其起病较为隐匿,早期可能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会引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

在老年人中,黏液性瓣膜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发生不仅与年龄有关,还可能与遗传因素、基础心脏疾病等相关。对于老年人来说,定期进行心脏检查非常重要,以便早期发现和诊断。一旦确诊,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如果症状较轻,可能主要通过密切观察和生活方式调整来管理;而对于症状明显、病情严重的患者,则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瓣膜修复或置换术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等,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家属也应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