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律失常会导致心脏病吗

2024.09.10 18:14

心律失常本身就是一种心脏疾病的表现,同时某些严重或长期持续的心律失常也可能进一步引发或加重心脏疾病。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跳动的节律、频率等出现异常。一些生理性因素如运动、情绪激动、饮酒、喝咖啡等可能会引起短暂的心律失常,但通常是可逆的,去除诱因后可恢复正常。更多时候心律失常是由心脏本身的病变引起的,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这些情况下的心律失常不仅反映了心脏电活动的异常,也提示心脏存在器质性问题。而且,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快速性心律失常持续发作可能导致心脏的血液动力学改变,使心脏不能有效地泵血,引起心肌缺血、缺氧,久而久之会造成心脏功能下降,甚至引发心力衰竭。另外,一些缓慢性心律失常如果导致心脏长时间得不到足够的血液灌注,也会对心脏结构和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增加心脏疾病的发生风险。

心律失常和心脏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心律失常既可以是心脏病的一种表现形式,也可能因自身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等而诱发或加重心脏疾病。对于心律失常患者,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以明确心律失常的原因、类型和严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这不仅有助于控制心律失常本身,还能预防心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戒烟限酒等,以减少心律失常的发作。定期进行心脏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便早期发现潜在的心脏问题并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