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什么是股骨头坏死症

2024.10.13 00:47

股骨头坏死症是一种由于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塌陷,引起髋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的疾病。

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往往与多种因素相关。比如长期大量饮酒,酒精会对股骨头的血管产生不良影响,导致血运障碍;长期或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也容易诱发本病;髋部外伤,特别是股骨颈骨折等,会破坏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一些其他疾病如减压病、镰状细胞贫血等也可能引发股骨头坏死。当股骨头出现坏死后,患者会逐渐感觉到髋关节疼痛,这种疼痛可能会放射到膝关节,并且在负重行走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随着病情的进展,髋关节的活动会受限,出现跛行等症状。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股骨头坏死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会造成严重影响。患者可能因为疼痛和活动受限而难以进行日常活动,如行走、上下楼梯等,这不仅会影响到工作和生活,还可能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困扰和压力。而且,如果病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进一步发展会导致髋关节的严重畸形和功能丧失,最终可能需要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对于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通过避免相关危险因素、早期进行影像学检查等,可以提高早期发现的几率。在治疗方面,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多种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选择和制定治疗方案,以尽可能延缓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