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去问诊

微信扫码问诊

肠套叠的定义是什么样的

2024.11.05 14:42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

肠套叠是小儿肠梗阻的常见病因,多发生于2岁以下婴幼儿,尤其是4-10个月的婴儿。在正常情况下,肠道是有序排列且蠕动协调的。但当发生肠套叠时,就像一个可伸缩的管道,一部分被强行套进相邻的部分里面。这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例如,婴幼儿的回盲部系膜尚未完全固定,活动度较大,这是解剖结构上的一个易患因素。饮食改变、腹泻、病毒感染等导致肠道功能紊乱时,肠道的正常蠕动节律被打乱,某段肠管可能会发生异常的强烈蠕动,从而牵拉肠管使其套入相邻的肠管之中。

肠套叠发生后,会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套入部的肠管会因为被挤压而出现血液循环障碍,最初可能只是静脉回流受阻,肠管淤血、水肿。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动脉血运也会受到影响,最终导致肠管缺血、坏死、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在临床上,肠套叠的典型表现为腹痛、血便和腹部肿块。腹痛往往是突然发作,表现为阵发性哭闹不安,患儿可能会有屈膝缩腹的动作。血便通常为果酱样大便,这是由于肠管套叠后肠黏膜缺血、坏死,血液与肠黏液混合而成。腹部肿块多位于右上腹,可呈腊肠样,具有一定的活动度。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改善肠套叠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