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房颤通常发生在多大年龄

2024.09.10 18:14

房颤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但多见于老年人。一般来说,60岁以上的人群中房颤的发生率会明显增加。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会逐渐发生一些生理性的改变,比如心肌细胞的老化、心脏传导系统的功能减退等,这些都可能增加房颤发生的风险。老年人常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也容易诱发房颤。而且,年龄越大,患这些基础疾病的可能性越高,也就进一步提高了房颤的发病几率。在老年人群中,房颤的发生可能会导致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还可能增加血栓栓塞的风险,如引发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对健康造成较大威胁。

房颤并非老年人的专利。在年轻人中,也可能由于一些特定的原因而发生房颤,比如存在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心脏结构异常,或者长期大量饮酒、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一些遗传性因素也可能导致年轻人发生房颤。所以,不能单纯以年龄来判断是否会发生房颤,而应该综合考虑个体的身体状况、生活方式、基础疾病等多种因素。对于任何年龄段的人,如果出现了心慌、心悸等症状,都应该及时就医,进行相关的检查,如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以便早期发现房颤等心律失常疾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和恶化。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的心态等,对于预防房颤的发生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