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外科 去问诊

微信扫码问诊

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概述

2024.09.10 18:14

血栓性浅静脉炎是指发生于体表浅静脉的血栓性、炎性病变。

血栓性浅静脉炎多由于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导致。其主要表现为病变部位疼痛、红肿、发热,可触及条索状硬结或硬结节,伴有压痛。病变可局限于一处,也可沿静脉走行蔓延。常见的发病部位包括四肢、胸腹壁等。诱发因素有长期卧床、久坐、静脉曲张、静脉输液、创伤等。

血栓性浅静脉炎一般预后较好,但如果不及时治疗或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局部皮肤色素沉着、湿疹样改变、溃疡形成,甚至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在治疗方面,首先要去除诱发因素,如停止刺激性的静脉输液、避免久站久坐等。对于症状较轻者,可通过局部热敷、抬高患肢等措施缓解症状;症状明显者,可给予抗凝、溶栓、抗炎等药物治疗。如果形成了局部脓肿,可能需要切开引流。同时,患者在患病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保持局部清洁。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当运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等,以预防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发生。对于有基础疾病如静脉曲张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降低发病风险。血栓性浅静脉炎虽然不是严重的疾病,但也需要引起重视,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避免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