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睡觉时突然心慌

2024.09.10 18:15

睡觉时突然心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当处于睡眠状态时突然感到心慌,这可能是生理因素所致,比如近期精神压力较大、过度疲劳、睡眠环境不佳、睡前饮用了咖啡或浓茶等刺激性饮品,这些都可能导致心脏的神经调节暂时失衡,从而引发心慌感。也有可能是病理因素导致,如心脏疾病,像心律失常、冠心病等,心脏功能的异常会直接影响心跳的正常节律,在睡觉时可能表现出心慌症状;还有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会使机体代谢亢进,导致心跳加快,引起心慌;另外,低血糖、贫血等情况也可能诱发心慌。

如果本身患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在睡觉时也可能因心理因素而出现心慌表现。而且,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熬夜、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也可能增加睡觉时心慌的发生几率。当出现睡觉时突然心慌时,不要过于惊慌,可先试着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度运动、放松心情等。如果心慌频繁发作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头晕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甲状腺功能等,以明确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同时,要注意自我监测,记录心慌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以便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有助于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于睡觉时突然出现的心慌,需要重视但也不必过度紧张,及时采取恰当的措施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