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针灸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有用吗

2024.10.28 17:49

针灸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有一定的作用。

针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一种重要手段。从中医理论来讲,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系统贯穿全身,将脏腑、肢体、官窍等联系起来。神经源性膀胱通常存在排尿功能的异常,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例如针刺关元、气海等腹部穴位,这些穴位与人体的下焦脏腑关系密切,能够起到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作用,有助于改善膀胱的气化功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膀胱的储尿和排尿功能。三阴交穴为足三阴经的交会穴,针刺此穴可调节肝、脾、肾三脏的功能,而这三脏与人体的水液代谢、膀胱功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针灸刺激穴位能够引起神经的兴奋或抑制反应。神经源性膀胱与神经传导的异常有关,针灸的刺激可能影响神经的电生理活动。一方面,可能刺激周围神经,通过神经反射弧来调节膀胱逼尿肌和括约肌的功能。比如,针刺可能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影响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信号传递,使逼尿肌收缩或舒张更加协调,括约肌的功能也能得到相应的调整。另一方面,针灸对中枢神经系统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大脑和脊髓在控制膀胱功能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针灸刺激穴位产生的信号可能上传至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中枢对膀胱的控制机制,从而改善神经源性膀胱的症状。不过,针灸治疗通常需要与其他治疗方法如康复训练、药物治疗等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