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什么是腱鞘囊肿

2024.10.13 00:47

腱鞘囊肿是发生于关节部腱鞘内的囊性肿物,是由于关节囊、韧带、腱鞘中的结缔组织退变所致的病症。

腱鞘囊肿内含有无色透明或橙色、淡黄色的浓稠黏液,多发于腕背和足背。其形成原因主要与慢性损伤有关,长期反复活动关节,使肌腱在腱鞘内长期摩擦,可导致腱鞘出现炎症反应、渗出增加,进而逐渐形成囊肿。患者通常会在局部发现圆形肿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多数无明显疼痛,偶尔会有酸胀感。当囊肿较大时,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引起疼痛、麻木、活动受限等症状。

腱鞘囊肿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对于一些较小且无症状的腱鞘囊肿,可先观察,有时可能会自行消退。但如果囊肿持续存在或逐渐增大,引起不适症状,则需要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有挤压破裂法、穿刺抽液法并注入药物等。手术治疗则适用于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复发的患者,通过手术完整切除囊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过度使用关节,尤其是手腕和足踝部,可适当进行局部热敷和按摩,以预防腱鞘囊肿的发生。如果已经出现腱鞘囊肿,应及时就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加重病情。腱鞘囊肿虽然不是严重的疾病,但也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不适和困扰,需要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