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多源性室性早搏

2024.09.10 18:15

多源性室性早搏是指室性早搏的起源点有多个,心电图上表现为同一导联中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形态的室性早搏。

多源性室性早搏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通常情况下,心脏的正常节律由窦房结控制,但当心肌存在病变或受到各种刺激时,心室的不同部位可能会出现异常的自律性增高或触发活动,从而导致多个起源点的室性早搏发生。这种心律失常可能与心脏本身的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有关,也可能由电解质紊乱、药物不良反应、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等因素诱发。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慌、胸闷、心悸、乏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心脏骤停,危及生命。

对于多源性室性早搏的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检查。医生还会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格检查以及其他相关检查如心脏超声、心肌酶谱等,以明确病因。治疗方面,首先需要去除诱发因素,如纠正电解质紊乱、调整药物、改善生活方式等。对于症状明显或伴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在某些严重情况下,如药物治疗无效或存在严重的心脏疾病,可能需要考虑进行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等介入治疗。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身症状的变化,定期复查心电图等检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避免劳累、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等,对于预防多源性室性早搏的发生和复发也非常重要。多源性室性早搏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心律失常,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