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乙状结肠痛是怎么回事

2024.12.03 11:32

乙状结肠痛可能是由炎症、肠梗阻、肿瘤、肠易激综合征、缺血性肠病等原因引起的。具体分析如下:

1.炎症:乙状结肠发生炎症时,如溃疡性结肠炎、感染性结肠炎等,炎症刺激肠黏膜会导致疼痛。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有关,肠道黏膜会出现溃疡、充血、水肿等病变。感染性结肠炎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所致。患者常伴有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在治疗方面,对于溃疡性结肠炎,可能需要使用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等控制炎症。感染性结肠炎则需要针对病原体进行抗感染治疗。

2.肠梗阻:乙状结肠发生梗阻时,肠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会引起肠管扩张、痉挛,从而导致疼痛。肠梗阻的原因包括肠粘连多由腹部手术史等引起、肠道肿瘤压迫、肠扭转等。肠粘连使肠管之间的正常结构被破坏,肠扭转则是肠管发生扭转导致梗阻。患者会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治疗上,不完全性梗阻可先尝试保守治疗,如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完全性梗阻往往需要手术解除梗阻。

3.肿瘤:乙状结肠肿瘤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都可能引起疼痛。良性肿瘤如腺瘤,恶性肿瘤如结肠癌。肿瘤会占据肠腔空间,压迫周围组织,还可能侵犯神经引起疼痛。结肠癌的发生与饮食、遗传、肠道息肉恶变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有腹痛、便血、腹部肿块、消瘦等症状。对于肿瘤的治疗,良性肿瘤可通过内镜下切除或手术切除;恶性肿瘤则需根据分期采取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4.肠易激综合征:这是一种功能性肠病,与精神心理因素、肠道动力异常、肠道菌群失调等有关。乙状结肠是肠易激综合征常见的受累部位。患者在精神紧张、焦虑、压力大时容易发作,疼痛多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或便秘,或者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在治疗上,主要是调整生活方式,减轻压力,可使用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改善肠道动力的药物等。

5.缺血性肠病:乙状结肠的血液供应减少时可发生缺血性肠病。常见于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基础如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血管狭窄或堵塞会导致肠黏膜缺血、缺氧,引起疼痛。患者还可能出现便血、腹泻等症状。治疗上,需要改善肠道血液循环,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控制血压、血脂等。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肠道疾病并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