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低血容量会引起心脏骤停吗

2024.09.10 18:14

低血容量有可能引起心脏骤停。

当人体处于低血容量状态时,意味着有效循环血容量显著减少。这会导致心脏的前负荷降低,心脏不能获得足够的血液来正常泵出。心脏为了维持机体的基本血液循环,会代偿性地加快收缩频率和增强收缩力,但这种代偿是有限度的。随着血容量的进一步减少,心脏的功能会逐渐受到严重影响,心肌的灌注不足,可引发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而这些严重的心律失常如果不能及时纠正,最终可能导致心脏骤停。低血容量还会使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心脏的负担,使得心脏功能恶化,增加心脏骤停的风险。

在临床上,严重的失血、脱水、烧伤等情况都可能导致低血容量。对于存在这些潜在风险的患者,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循环状态,及时发现低血容量的迹象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如快速补充血容量等,以防止心脏骤停等严重后果的发生。同时,对于已经发生心脏骤停的患者,除了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外,还需要积极寻找并纠正导致低血容量的原因,以提高复苏的成功率和患者的预后。低血容量是引发心脏骤停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