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孕晚期血压低是怎么回事

2024.10.12 11:00

孕晚期血压低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孕期生理变化、血容量增加、营养不良、直立性低血压和慢性疾病等。具体分析如下:

1.孕期生理变化:孕妇在怀孕期间,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导致血管扩张,从而降低血压。孕晚期子宫增大,对大血管产生压迫,也会影响血压。这种情况下的低血压一般无需特殊处理,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增加食盐摄入量,有助于缓解症状。

2.血容量增加:随着孕周的增加,孕妇体内的血容量逐渐增加,导致血液稀释,从而引起血压下降。此时,孕妇应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适当增加营养摄入,以维持正常的血压水平。

3.营养不良:孕期营养不良,如缺铁性贫血、蛋白质摄入不足等,会导致血压降低。孕妇应保证均衡饮食,增加富含蛋白质、铁、钙等营养素的食物摄入,以提高血压。

4.直立性低血压:孕晚期,孕妇体位改变时,如从卧位变为站立位,容易导致血压下降。为预防直立性低血压,孕妇在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避免突然站立或长时间站立。

5.慢性疾病: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肾炎等也可能导致孕晚期血压低。孕妇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复查,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孕晚期血压低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孕妇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当增加营养摄入,避免过度劳累,定期产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如血压持续偏低,应及时就诊,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和指导。在孕期,孕妇和胎儿的安全至关重要,关注血压变化,确保母婴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