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早期复极综合征是什么

2024.07.12 11:13

早期复极综合征是一种心电图表现为部分导联ST段抬高的临床综合征。

早期复极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电图变异现象。其心电图特征主要包括在多个导联(常见于下壁导联和/或侧壁导联)出现ST段呈上斜型抬高、T波高耸等。

这种综合征通常在健康人群中被偶然发现,尤其是年轻人、运动员等。大多数患者无症状,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胸闷、胸痛等非特异性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遗传因素,可能存在遗传易感性。二是自主神经功能失衡,交感神经张力降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可能与之相关。三是心肌复极的离子通道异常。

虽然早期复极综合征通常被认为是良性的,但有时可能与某些心脏疾病相混淆,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等。因此,对于心电图发现早期复极综合征且伴有症状的患者,需要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心脏超声、心肌标志物检测等,以排除其他心脏疾病。如果明确诊断为早期复极综合征且无症状,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定期复查心电图即可。如果症状明显且影响生活质量,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对于早期复极综合征,需要正确认识和恰当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