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馨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级甲等 眼科

角膜瘘是什么病

2024.09.25 10:13

角膜瘘是一种由于角膜炎症、溃疡等病变导致的严重眼部疾病。

角膜瘘通常是在角膜病变持续发展、组织破坏严重的情况下发生。当角膜出现严重的炎症或溃疡时,若病变深达角膜基质层,可使角膜组织变薄,最终在眼内压等因素作用下发生穿孔。穿孔后若虹膜等组织嵌顿于穿孔处,可形成粘连愈合,阻止房水继续外流,但当炎症持续存在或再次发作时,可在粘连处出现小的瘘管,房水由此持续流出,即形成角膜瘘。角膜瘘患者会出现眼部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等症状,同时可能伴有眼部感染、前房积脓等并发症。

角膜瘘的危害极大,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还可能导致眼球萎缩等严重后果。如果不及时治疗,眼部的感染可能会进一步扩散,引发眼内炎等更为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能导致失明和眼球摘除。对于角膜瘘的治疗,通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如药物治疗控制炎症、手术修复瘘口或进行角膜移植等。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眼部受伤和感染,同时要遵医嘱定期复查和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视力恢复的可能性。角膜瘘是一种严重的眼部疾病,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就医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