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婴儿黄疸偏高是怎么回事

2024.08.29 16:46

婴儿黄疸偏高是指新生儿体内胆红素水平异常升高,导致皮肤和眼睛呈现黄色。这种情况可能的病因包括生理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感染性黄疸、遗传性黄疸和药物性黄疸。具体分析如下:

1.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红细胞破坏产生大量胆红素,而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成熟,无法有效代谢胆红素,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累,出现黄疸。大多数生理性黄疸无需特殊处理,只需加强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黄疸会逐渐消退。

2.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是由于新生儿溶血性疾病,如ABO血型不合、Rh血型不合等,导致红细胞破坏过多,产生大量胆红素。针对这种情况,需根据溶血原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如输血、抗贫血治疗等。

3.感染性黄疸:感染性黄疸是由于新生儿体内感染,如病毒、细菌、真菌等,导致肝脏功能受损,胆红素代谢异常。针对感染性黄疸,需积极抗感染治疗,控制感染病情,同时加强保肝治疗,促进胆红素代谢。

4.遗传性黄疸:遗传性黄疸是由于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家族性高胆红素血症等,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针对这类疾病,需进行基因检测,明确诊断后,根据具体病情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5.药物性黄疸:药物性黄疸是由于新生儿使用某些药物,如磺胺类、抗癫痫药等,导致肝脏功能受损,胆红素代谢异常。发现药物性黄疸后,需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并给予保肝治疗,促进胆红素代谢。

新生儿黄疸偏高需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确保新生儿健康成长。同时,加强孕期保健,预防新生儿溶血性疾病和感染,降低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新生儿的喂养和护理,提高其抵抗力,也有助于预防黄疸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