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急性胆囊炎应该怎么办

2025.02.10 13:50

急性胆囊炎应禁食禁水、及时就医、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调整生活方式。具体分析如下:

1.禁食禁水:急性胆囊炎发作时,胆囊处于炎症状态,进食进水可能会刺激胆囊收缩,加重疼痛等症状。通过禁食禁水,可减少胆汁分泌,让胆囊得到休息,有助于缓解胆囊的压力,减轻炎症反应。

2.及时就医:急性胆囊炎起病急骤,病情发展可能较快。及时前往医院,医生能够通过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如超声等,准确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以便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避免延误病情导致严重并发症。

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急性胆囊炎的重要手段。通常会使用抗生素来控制感染,如头孢菌素类等,因为炎症往往伴随着细菌感染。还会使用一些解痉止痛药物,如山莨菪碱等,缓解胆囊痉挛带来的疼痛。也可能会使用一些利胆药物,促进胆汁排泄,减轻胆囊负担。

4.必要时手术:如果急性胆囊炎病情严重,如胆囊出现坏疽、穿孔等情况,或者经过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胆囊切除术等,可以彻底去除病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5.调整生活方式:在病情缓解后,需要调整生活方式。要保持规律的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适当增加运动,控制体重,有助于预防急性胆囊炎的再次发作。

在急性胆囊炎的治疗和恢复过程中,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如果在治疗期间出现发热持续不退、腹痛加剧、黄疸等情况,应立即告知医生。同时,康复后也要定期进行体检,关注胆囊的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