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强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级甲等 肾内科

尿毒症会导致肾衰竭吗

2024.09.07 12:18

尿毒症是肾衰竭的终末期阶段,而不是尿毒症导致肾衰竭,而是肾衰竭发展到了严重的终末期就成为了尿毒症。

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后期引起的肾功能部分或者全部丧失的一种病理状态。当肾脏功能逐渐下降,不能有效地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调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功能出现障碍时,就会发生肾衰竭。随着病情的进展,如果肾脏功能持续恶化,最终会进入到尿毒症阶段。

在肾衰竭早期,患者可能仅有乏力、腰酸、夜尿增多等轻度不适;随着肾功能进一步减退,会逐渐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贫血、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症状。如果未能及时治疗和控制,肾脏功能会持续下降直至完全丧失,此时就进入了尿毒症阶段。尿毒症患者的症状更为严重和复杂,体内大量毒素蓄积,会引起全身各个系统的病变,如心血管系统可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消化系统可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等;血液系统可出现严重贫血、出血倾向等;神经系统可出现意识障碍、抽搐等。还会有严重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如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这些都可能危及生命。

肾衰竭是一个逐渐进展的过程,尿毒症是其最严重的阶段。对于慢性肾脏疾病患者,需要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尽可能延缓肾功能的恶化,防止进展到尿毒症阶段。同时,对于已经进入尿毒症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等,以维持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