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尿道口长肉粒是怎么回事

2024.10.28 17:48

尿道口长肉粒可能是尖锐湿疣、尿道口囊肿、尿道肉阜、炎性息肉、珍珠状丘疹等原因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1.尖锐湿疣: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间接接触传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尿道口黏膜后,会引起局部细胞增生,形成肉粒样疣体,疣体可呈菜花状、乳头状等。患者多有不洁性接触史。治疗主要采用抗病毒药物、冷冻、激光、电灼等方法去除疣体,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力以防止复发。

2.尿道口囊肿:尿道口囊肿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尿道黏膜下腺管阻塞,分泌物潴留形成囊肿。囊肿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大小不等。较小的囊肿可能没有症状,较大的囊肿可能会引起排尿困难、尿道口异物感等。通常需要手术切除囊肿来治疗。

3.尿道肉阜:尿道肉阜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其病因与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关。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尿道黏膜萎缩,容易引起尿道黏膜下静脉曲张、尿道黏膜脱垂等,进而形成肉阜。肉阜通常位于尿道口的6点位置,呈红色或暗红色,质软。症状较轻时可采用雌激素软膏局部涂抹,症状严重时需手术切除。

4.炎性息肉:尿道口长期受到炎症刺激,如尿道炎、阴道炎等,可导致局部黏膜组织增生,形成炎性息肉。炎症刺激会引起局部充血、水肿,细胞增殖。患者常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同时可发现尿道口肉粒样肿物。治疗主要是控制炎症,可根据感染的病原体选用相应的抗生素,炎症消退后息肉可能会缩小或消失,若息肉较大则可能需要手术切除。

5.珍珠状丘疹:珍珠状丘疹确切病因不明,可能与局部刺激、生理发育变异等有关。主要发生在男性龟头冠状沟及边缘,也有少数可出现在尿道口。表现为白色、肤色或淡红色的小丘疹,呈珍珠状,互不融合。一般没有自觉症状,不需要特殊治疗,部分患者可自行缓解。

尿道口长肉粒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和身体不适,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不洁性行为,有助于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