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肝性脊髓病还能走路吗

2024.08.11 14:49

肝性脊髓病患者在病情严重时可能无法正常走路,但在早期或经过适当治疗等情况下,部分患者可能仍有一定的行走能力。

肝性脊髓病是肝硬化等严重肝脏疾病的一种少见并发症。当肝脏功能严重受损时,会导致体内一些毒素蓄积,特别是血氨升高,进而影响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在疾病早期,患者可能仅表现为双下肢沉重感、乏力、走路不灵便等,此时通常仍能行走,但可能行走的速度、稳定性等会有所下降。随着病情的进展,脊髓受到的损害逐渐加重,会出现双下肢痉挛性瘫痪,也就是下肢肌肉僵硬、难以屈伸,这时患者行走会变得非常困难甚至完全不能行走。每个患者的病情发展速度和严重程度并不完全相同。有些患者如果能及时发现并积极治疗肝脏疾病,改善肝功能,降低血氨水平等,脊髓的损害可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或缓解,其行走能力可能会有所恢复或部分保留。通过康复训练等措施,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维持或改善行走功能。但如果肝脏疾病持续进展且未能有效控制,脊髓损害会进一步加重,最终导致患者完全丧失行走能力。肝性脊髓病患者的行走能力取决于病情的阶段、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效果等多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