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什么

2024.09.10 18:14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指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的一种病理状态。

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当某些因素导致其代谢途径出现障碍时,就会使同型半胱氨酸在血液中蓄积,从而引发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遗传因素可能导致相关代谢酶的缺陷,是引起本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营养因素如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的缺乏,也会影响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大量饮酒、长期高脂肪饮食等,以及某些疾病,如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减退等,都可能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有关。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被认为是独立的危险因素,可增加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病风险。可能通过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栓形成等机制,对血管造成损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还与痴呆、骨质疏松、某些癌症等疾病存在一定关联。对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需要积极寻找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补充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营养素有助于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同时,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对于控制病情也非常重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虽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但对健康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