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病是幽门螺杆菌引起的吗

2024.08.04 15:01

胃病并不全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但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胃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定植于人类胃黏膜的螺旋样杆菌。大量研究表明,与多种胃部疾病密切相关。当幽门螺杆菌感染胃后,会通过其产生的毒素、酶等破坏胃黏膜屏障,引发炎症反应,长期持续感染可能导致慢性胃炎。在慢性胃炎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出现胃黏膜萎缩、肠化生等改变,增加患胃溃疡甚至胃癌的风险。幽门螺杆菌感染还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发生有关。

除了幽门螺杆菌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可导致胃病。例如,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这类药物可能直接损伤胃黏膜,引起胃炎、胃溃疡等。应激因素,如严重的创伤、大手术、精神紧张等,可导致应激性胃炎甚至胃出血。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过度饮酒、暴饮暴食、喜食辛辣刺激或过冷过热食物等,也会对胃黏膜造成刺激和损伤,引发胃病。自身免疫因素也可能参与某些胃病的发生,如自身免疫性胃炎。遗传因素、胆汁反流等也与部分胃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虽然幽门螺杆菌在胃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不能将所有胃病都归咎于。对于有胃部不适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胃镜、幽门螺杆菌检测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戒烟限酒等,对于预防和减少胃病的发生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