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为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去问诊

微信扫码问诊

什么是排卵期出血

2024.10.09 08:09

ovulatorybleeding,即排卵期出血,是指在有规律的两次月经中期,即排卵期,由于排卵所致的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使部分女性的子宫内膜失去雌激素的支持,而出现子宫内膜脱落,引起有规律的阴道出血。

一般来说,排卵期出血发生在月经周期的中期,通常出血量较少,可能只是点滴出血或白带中带有血丝,持续时间较短,多为1-3天,可伴有轻微的下腹疼痛或腰酸等症状。这种出血是由于排卵时卵泡破裂,体内雌激素水平暂时下降,导致子宫内膜失去部分雌激素的支持而出现的少量剥脱出血。虽然排卵期出血通常是一种生理性现象,但有时也可能与某些疾病相关,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宫颈癌等。如果排卵期出血的量较多、持续时间较长、伴有明显的腹痛或其他异常症状,或者频繁发生,就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超声检查、妇科检查、性激素测定等,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

对于有排卵期出血的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在出血期间避免性生活,以免引起感染。同时,要注意观察出血的情况,如果出血异常或伴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如果确诊为其他疾病引起的出血,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排卵期出血虽然大多是生理性的,但也不能忽视其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需要密切关注和适当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