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什么是前壁心肌梗死

2024.10.12 11:00

前壁心肌梗死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导致心脏前壁的心肌发生缺血、缺氧进而坏死的一种严重心血管疾病。

前壁心肌梗死通常是因为给心脏前壁供血的冠状动脉分支出现严重狭窄、阻塞或痉挛等情况。当这些病变发生时,心肌得不到足够的血液和氧气供应,就会开始受损和坏死。患者往往会突然出现剧烈而持久的胸痛,可伴有呼吸困难、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心源性猝死。心电图检查常可发现特征性的改变,如ST段抬高、病理性Q波等。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钙蛋白等也会升高。

前壁心肌梗死的危害极大,会严重影响心脏的功能。心脏前壁的心肌在心脏收缩和舒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受损会导致心脏收缩力减弱,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进而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而且,即使经过及时治疗,患者在之后的生活中也可能面临心脏功能下降、再次梗死等风险。对于前壁心肌梗死的患者,需要争分夺秒地进行救治,包括尽快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流,如溶栓、介入治疗等。同时,后续的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以及定期复查等也至关重要,以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对于存在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应积极控制这些危险因素,预防前壁心肌梗死的发生。前壁心肌梗死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