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为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去问诊

微信扫码问诊

产后出血的定义

2024.10.09 08:09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剖宫产者超过1000毫升。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产妇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其发生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子宫收缩乏力是最常见的原因,多由于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产程过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因素导致子宫收缩力减弱。胎盘因素如胎盘滞留、胎盘植入、胎盘部分残留等也可引起产后出血。软产道损伤常见于会阴、阴道、宫颈裂伤等。凝血功能障碍则可能由于产妇本身存在血液系统疾病或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情况。

产后出血的危害极大,不仅对产妇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还可能影响其心理状态和今后的生活质量。对于产后出血必须高度重视,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产妇的情况,及时发现出血的迹象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在产前,要做好充分的评估和准备工作,包括了解产妇的病史、进行孕期保健等;产时要严格规范操作,正确处理产程;产后要持续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和出血情况。同时,产妇及其家属也应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产后出血,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全社会也应该加强对产后出血的关注和研究,不断提高防治水平,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