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为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什么是宫腔分离

2024.10.09 08:09

宫腔分离是指宫腔内存在一定的间隙或腔隙。

宫腔分离通常在超声检查等影像学检查中被发现。正常情况下,宫腔是一个潜在的腔隙,前后壁是贴合在一起的。当出现一些病理情况时,会导致宫腔前后壁分开,出现宫腔分离的现象。比如在流产、分娩后,宫腔内可能有积血、残留的组织等,会引起宫腔分离;子宫内膜炎等炎症刺激,导致宫腔内分泌物增多积聚,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另外,宫腔内有息肉、黏膜下肌瘤等占位性病变,或者存在宫腔积液等,都可能造成宫腔分离。

宫腔分离的具体原因和表现形式可能各不相同。如果是产后或流产后的短期宫腔分离,且积血或残留组织量不多,可能通过子宫收缩逐渐排出或吸收,恢复正常。但如果宫腔分离持续存在、伴有异常出血、腹痛、分泌物异常等情况,或者分离的程度较严重,就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医生可能会结合临床症状、病史、其他检查结果等来综合判断,采取药物治疗促进子宫收缩和排出物的排出,或者进行清宫等手术操作来清除宫腔内的异常物质。对于因炎症、占位性病变等引起的宫腔分离,需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相应的抗炎治疗或手术治疗等,以恢复宫腔的正常状态。发现宫腔分离后,应重视并及时就医,以便明确原因并采取合适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