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馨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级甲等 眼科

脉络膜萎缩会失明吗

2024.09.25 10:13

脉络膜萎缩如果病情持续进展且未得到有效控制,是有可能导致失明的。

脉络膜是眼部重要的结构之一,富含血管和色素细胞,对视网膜起着营养和支持的作用。当脉络膜发生萎缩时,会逐渐影响视网膜的正常功能。随着萎缩范围的扩大和程度的加重,视网膜的营养供应会严重不足,进而导致视网膜的感光细胞等出现功能障碍甚至凋亡,视力会逐渐下降,视野也可能出现缺损。如果这种病理过程持续且不能有效阻止,最终可能会使视力严重受损直至完全失明。脉络膜萎缩还可能伴有其他眼部并发症,如黄斑病变等,这些都会进一步加速视力丧失的进程。

在实际情况中,脉络膜萎缩导致失明的速度和可能性会因个体差异、病因、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治疗干预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等多种因素而有所不同。有些患者可能在较短时间内视力急剧下降,而有些患者可能经过较长时间才会出现明显的视力损害。对于脉络膜萎缩的患者,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非常关键。通过及时去除病因、给予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采取适当的手术措施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病情进展,保护残余视力。同时,患者也需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密切关注视力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脉络膜萎缩存在失明的风险,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管理,可以尽量减少失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