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去问诊

微信扫码问诊

感染性休克的产生机制是什么

2024.09.10 18:14

感染性休克的产生机制主要是由于严重感染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进而引起循环障碍和组织器官灌注不足。

当机体遭受严重感染时,病原体及其产物可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释放大量炎性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等。这些炎性介质可引起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心肌抑制等,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同时,感染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微血栓形成,进一步加重循环障碍。感染还可导致机体代谢紊乱,能量产生不足,加重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随着休克的进展,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损伤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感染性休克是一种复杂而严重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生发展涉及感染、炎症反应、免疫调节、凝血功能等多个方面。在感染早期,及时有效地控制感染源至关重要,如清除感染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同时,需要积极进行液体复苏,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改善组织灌注。针对炎症反应、免疫调节等方面的治疗措施也在不断探索和研究中。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全面、综合的治疗和管理,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临床上,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指标、器官功能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深入理解感染性休克的产生机制,对于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