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去问诊

微信扫码问诊

肝胆疾病会引起慢性腹泻吗

2024.08.06 22:12

肝胆疾病可能会引起慢性腹泻。

肝脏和胆囊在人体的消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肝脏能分泌胆汁,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至关重要。当肝胆系统出现疾病时,可能会影响胆汁的正常分泌、排泄或成分改变,从而干扰脂肪的消化吸收。未被充分消化吸收的脂肪进入肠道后,会导致肠道内渗透压升高,引起水分大量进入肠道,进而出现腹泻,这种腹泻通常具有脂肪泻的特点,大便量多且含有油脂。

例如,慢性肝病如肝硬化时,肝功能减退,胆汁合成和排泄障碍,可导致脂肪泻。肝硬化还可能引起门脉高压,导致胃肠道淤血、水肿,影响肠道的正常运动和消化功能,也可能出现腹泻。胆囊疾病如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等,可能影响胆汁的正常排放,同样会影响脂肪消化而引起腹泻。

而且,肝胆疾病患者可能因营养物质吸收不良而出现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等,这也可能影响肠道黏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使肠道黏膜的通透性增加,导致肠道功能紊乱而引起腹泻。同时,肝胆疾病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也可能受到影响,长期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机制影响肠道运动和分泌功能,诱发或加重腹泻。

肝胆疾病与慢性腹泻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当出现慢性腹泻时,除了考虑常见的肠道疾病外,也应警惕是否存在肝胆疾病等其他系统的病变。需要综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全面分析和诊断,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