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溢血会引起心律失常吗

2024.08.21 15:51

脑溢血可能会引起心律失常。

脑溢血即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当发生脑溢血时,会对脑组织造成直接损伤,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这可能会影响到心脏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一方面,脑溢血后颅内压升高,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等神经递质,这些物质可直接作用于心脏,导致心肌兴奋性增加、自律性改变以及传导异常,进而诱发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等。另一方面,脑溢血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会激活体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激素水平失衡,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这也会对心脏产生不利影响,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脑溢血患者可能存在心脏本身的基础疾病,在脑溢血的诱发下,这些基础疾病可能会加重或变得不稳定,从而更容易出现心律失常。而且,脑溢血后的治疗过程,如脱水、降颅压等治疗,可能会引起电解质紊乱,特别是钾、镁等离子的失衡,这也是导致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之一。脑溢血与心律失常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在脑溢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心脏功能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