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酒后小便失禁是怎么回事

2024.07.05 14:18

酒后小便失禁可能是由于酒精对神经系统的抑制、前列腺问题、膀胱过度活动症、脑部疾病、心理因素等引起的。具体分析如下:

1.酒精对神经系统的抑制:酒精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神经传导受阻,从而引起小便失禁。当大量饮酒后,酒精在体内迅速吸收并进入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层和脊髓的神经传导通路。这可能导致大脑对膀胱排尿反射的控制减弱,使得膀胱在充盈时不能正常地抑制排尿反射,进而导致尿液不自主地流出。此外,酒精还可能影响外周神经系统,如支配膀胱和尿道的神经,导致膀胱逼尿肌过度收缩和尿道括约肌松弛,也会增加小便失禁的风险。

2.前列腺问题:如果男性本身患有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炎等疾病,饮酒后可能会加重前列腺充血和肿胀,进一步压迫尿道,导致排尿困难或尿失禁。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前列腺组织的增生和肥大,压迫尿道导致排尿困难、尿流变细、尿不尽等症状。前列腺炎则是前列腺的炎症性疾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症状。饮酒后,酒精可以刺激前列腺组织,加重前列腺充血和肿胀,从而导致排尿困难或尿失禁的加重。

3.膀胱过度活动症:有些人本身就有膀胱过度活动症,饮酒后可能会使症状更加明显,出现尿失禁。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以尿急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有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逼尿肌不稳定、膀胱感觉过敏、尿道及盆底肌功能异常、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饮酒后,酒精可以刺激膀胱逼尿肌,使其收缩增强,同时也可以降低膀胱的顺应性,从而导致尿急和尿失禁的发生。

4.脑部疾病:如果本身存在脑部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帕金森病等,饮酒后可能会加重脑部损伤,影响排尿控制中枢,导致小便失禁。脑部疾病可以影响大脑皮层对排尿反射的控制,或者影响脊髓的排尿中枢,导致排尿反射异常。例如,脑梗死或脑出血可以导致大脑皮层或下丘脑等区域的损伤,从而影响排尿控制;帕金森病可以导致基底节等区域的病变,影响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功能,从而导致膀胱逼尿肌过度收缩和尿道括约肌松弛,也会增加小便失禁的风险。

5.心理因素:有些人在饮酒后可能会出现心理紧张、焦虑等情绪,也可能导致小便失禁。心理因素可以通过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导致小便失禁。例如,心理紧张、焦虑等情绪可以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导致尿道括约肌收缩增强,同时也可以抑制副交感神经,从而导致膀胱逼尿肌收缩减弱,进而导致排尿困难或尿失禁。

酒后小便失禁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经常出现酒后小便失禁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以确定具体的病因和治疗方案。同时,也应该注意控制饮酒量,避免过度饮酒对身体造成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