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去问诊

微信扫码问诊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概述

2024.08.10 20:43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以结肠内广泛出现腺瘤性息肉为主要特征。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主要是由特定基因突变引起,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患者在青少年时期往往就开始出现息肉,息肉数量众多,可布满整个结肠甚至直肠。这些息肉通常为腺瘤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恶变风险极高,如不及时治疗,几乎100%会发展为结肠癌。

由于息肉的广泛存在,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症状。早期可能表现为腹泻、腹痛、黏液便或血便等,当息肉逐渐增大、增多并引起肠道梗阻时,会出现腹胀、便秘甚至肠梗阻的表现。长期的失血还可能导致贫血。

诊断主要依靠结肠镜检查,可明确息肉的数量、大小、形态和分布情况。一旦确诊,治疗的关键是及时进行全结肠切除手术,以预防息肉恶变。对于已经发生恶变的患者,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手术和综合治疗。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患者的直系亲属也应高度重视,建议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息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摄入,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同时,要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有异常症状及时就医。家族性结肠息肉病虽然具有较高的恶变风险,但通过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恶变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