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是什么病

2024.09.29 11:56

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是一种发生在乙状窦的化脓性炎症,常由中耳乳突化脓性病变引起。

乙状窦位于颅后窝,与耳部结构关系密切。当中耳、乳突等部位发生严重感染时,炎症可通过直接蔓延或血行播散等途径累及乙状窦,导致血栓形成和静脉炎。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耳部症状,如耳痛、流脓等,同时伴有发热、寒战、头痛等全身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如头痛加剧、呕吐、视乳头水肿等,严重时还可引起脑脓肿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这种疾病在临床上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治疗主要包括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应用以控制感染,必要时还需进行手术,如乳突切开引流术等,以清除感染病灶,解除乙状窦的压力。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尤其是颅内压的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支持,提高自身免疫力,促进病情恢复。对于有耳部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感染扩散引发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耳部卫生,避免耳部受伤和感染。如果出现耳部不适或全身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防止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