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酒精中毒性肌病概述

2024.08.21 15:51

酒精中毒性肌病是由于长期或大量饮酒导致的肌肉病变。

酒精中毒性肌病主要是因为过度饮酒对肌肉产生了不良影响。长期大量饮酒会干扰身体的正常代谢过程,影响能量的产生和利用。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可直接损害肌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导致肌肉的炎症、坏死和萎缩等一系列病理变化。

在临床表现上,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疼痛、无力,尤其以下肢近端肌肉更为明显,严重时可出现肌肉肿胀、压痛,甚至影响行走和日常活动。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肌肉痉挛。如果病情持续进展且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导致永久性的肌肉损伤和功能丧失。

诊断酒精中毒性肌病需要结合患者的饮酒史、症状、体征以及相关的检查,如血液中肌酶水平的升高、肌电图的异常等。治疗的关键首先是戒酒,停止酒精对肌肉的进一步损害。同时,需要给予营养支持,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促进肌肉的修复和恢复。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来缓解疼痛、减轻炎症等。适当的康复训练对于改善肌肉功能也非常重要。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肌肉损伤。酒精中毒性肌病重在预防,应避免长期大量饮酒,以保护肌肉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