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炎胃溃疡是什么

2024.08.10 08:42

胃炎胃溃疡是发生在胃黏膜的炎症和胃黏膜肌层的溃疡性病变。

胃炎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常见病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酒精、应激、自身免疫因素等。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腹部不适、疼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胃黏膜可出现充血、水肿、糜烂等不同程度的损伤。

胃溃疡则是指胃黏膜在高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袭下,防御失衡,导致胃黏膜自身消化形成的溃疡性病变。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是其主要致病因素。典型表现为周期性、节律性的上腹部疼痛,多在餐后出现,疼痛可被进食、服用抗酸药等缓解。除疼痛外,还可能伴有烧心、反酸、嗳气、腹胀等症状。如果溃疡严重,可能会引起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甚至恶变等并发症。

胃炎和胃溃疡在临床表现上可能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区别。诊断主要依靠症状、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等。治疗方面,首先要去除病因,如根除幽门螺杆菌、避免使用损伤胃黏膜的药物等。同时,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奥美拉唑等、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如枸橼酸铋钾等来促进胃黏膜修复。对于有并发症的患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在生活中,患者应注意饮食规律,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饮酒,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有助于疾病的恢复和预防复发。胃炎和胃溃疡虽然是不同的疾病,但都对胃的正常功能产生影响,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避免病情加重和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