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慢性心力衰竭有什么危害

2024.10.12 11:00

慢性心力衰竭的危害包括影响生活质量、增加死亡风险、引发心律失常、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加重经济负担。具体分析如下:

1.影响生活质量:慢性心力衰竭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使其日常活动受限,如行走、爬楼梯、做家务等变得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活动,降低生活质量。

2.增加死亡风险: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病情逐渐进展,心脏功能不断恶化,会显著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尤其是在急性发作时,可能会危及生命。

3.引发心律失常:由于心脏的结构和电生理功能受到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这些心律失常可能进一步加重心力衰竭,甚至导致猝死。

4.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心力衰竭时,心脏输出量减少,会影响到其他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导致肾脏、肝脏等器官功能障碍,出现肾功能不全、肝功能损害等并发症。

5.加重经济负担:慢性心力衰竭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包括药物治疗、定期检查、住院治疗等,这些都会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慢性心力衰竭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和良好的自我管理对于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和降低死亡风险至关重要。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改善生活方式,以减轻心力衰竭带来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