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叶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内分泌科

糖尿病会导致尿失禁的现象吗

2024.09.06 17:52

糖尿病是有可能导致尿失禁现象的。

长期糖尿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其中就包括对泌尿系统的影响。高血糖状态可能会损害支配膀胱和尿道的神经,导致神经源性膀胱,使膀胱的感觉和收缩功能出现异常。当膀胱过度充盈时,可能会出现尿失禁的情况,即不由自主地排尿。糖尿病还可能引起肾脏病变,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也可能间接导致尿失禁的发生。

糖尿病引起尿失禁的机制较为复杂。一方面,神经病变使得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的协调功能被破坏,可能导致排尿困难和尿潴留,而当膀胱内压力超过尿道阻力时,又会出现尿失禁。另一方面,糖尿病引发的微血管病变等也会影响泌尿系统的正常功能。而且,这种尿失禁可能会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和病情的加重而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可能会因为担心尿失禁而不敢外出、社交活动减少,进而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于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尿失禁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包括血糖监测、泌尿系统检查、神经功能检查等,以明确尿失禁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如控制血糖、改善神经功能、进行膀胱训练等,来缓解尿失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患者自身也需要加强自我管理,积极控制血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