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宝宝吃了退烧药不出汗怎么办

2021.11.19 17:09

儿童特别是婴幼儿,由于发热以后体内的产热大于散热,一般需要通过出汗才能带走体内过多的热量。儿童吃完退烧药后,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未出汗,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出汗,但是体温降下来了,持续观察体温就可以。另一种是没有出汗,体温也没有降低,可能是因为儿童体内体液不足或者是服用退烧药剂量不足所导致的,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儿童发烧38.5℃以下一般不建议使用退烧药,可采取物理降温等方式控制体温,38.5℃以上可以口服退烧药。给儿童吃退烧药时,要注意按照公斤体重进行用药,不能随意用药。如果剂量过小,就不会出汗、不退烧。

2.口服退热药后的1个小时内需要给儿童多喝水,尤其多喝一些温白开水或者温热的奶,补足体液,有助发汗,能调节孩子身体温度,还能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

3.儿童发烧时应该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洁度,特别注意不要捂汗,给孩子盖的被褥不能过厚,过厚不利于散热,可能会导致体温更高,应适当减少衣物以利于散热。

4.采取一些物理降温措施,用温热水反复给儿童身体进行擦拭,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四肢等,可以促进身体的毛孔扩张,有助于汗液排出,有利于温度退至正常。

5.如果口服退热药物2个小时左右孩子仍无汗出,体温没有明显降低,有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烧,则需到医院检查孩子发烧的原因,然后对症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