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去问诊

微信扫码问诊

什么是长期食欲不振

2024.11.19 09:21

长期食欲不振是指较长时间通常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更久对食物缺乏兴趣,进食的欲望明显降低的一种状态。

这种情况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从生理方面来看,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肝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消化功能,从而导致食欲不振。例如,慢性胃炎患者,胃部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消化能力减弱,进食后可能会出现腹胀、腹痛等不适,久而久之就会使患者对进食产生抵触情绪。心理因素也不容忽视,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会干扰大脑的神经调节,抑制食欲。比如,一个人长期处于工作压力之下,精神高度紧张,可能会出现看到食物就没有胃口的现象。另外,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过度节食、暴饮暴食、经常吃高油高脂不易消化的食物等,也可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进而引发长期食欲不振。

如果出现长期食欲不振的情况,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不要自行盲目用药,尤其是一些促进消化的药物,以免掩盖病情。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潜在的疾病。其次,要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适当进行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改善食欲。在饮食方面,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逐步调整胃肠功能。同时,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学会缓解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