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去问诊

微信扫码问诊

什么是急性肝损伤

2024.11.07 15:03

急性肝损伤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功能在短时间内通常为48小时至数周急剧下降,出现肝功能异常的情况。

急性肝损伤的原因较为多样。首先,药物是常见的因素之一,如某些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结核药等,不合理使用可能导致肝细胞受损。其次,病毒感染,如甲型、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引发急性肝损伤。大量饮酒、误食有毒物质、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的感染等也可能诱发急性肝损伤。当发生急性肝损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黄疸、肝区疼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肝衰竭,威胁生命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预防急性肝损伤,需要注意合理用药,避免随意服用可能伤肝的药物,必须使用时应严格遵医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酗酒,减少酒精对肝脏的损害。同时,注意饮食卫生,预防病毒感染。对于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群,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病情发展,以降低对肝脏的影响。如果出现疑似急性肝损伤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如肝功能检查、病毒学检测等,以便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如停止使用可疑药物、抗病毒治疗、保肝治疗等。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急性肝损伤的预后至关重要,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肝脏损伤,促进肝脏功能的恢复,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