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糜烂是怎么造成的

2024.08.17 18:23

胃糜烂通常是由于胃黏膜受到损伤而导致的病变,其成因多与以下因素有关,如长期不当饮食、药物副作用、胃酸过多、细菌感染和身心压力。以下是对这些因素的具体分析:

1.长期不当饮食:长期食用辛辣、油腻、过热或过冷的食物,以及饮食不规律,都可能对胃黏膜造成刺激和损伤。这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使胃黏膜处于持续受损和修复的状态,从而增加了胃糜烂的风险。

2.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和类固醇,可能对胃黏膜产生副作用,导致胃黏膜受损。长期或大量使用这些药物,容易引发胃糜烂。

3.胃酸过多:胃酸过多会导致胃黏膜受到腐蚀,从而引发胃糜烂。胃酸过多可能与胃泌素瘤、胃酸分泌异常等因素有关。饮食不当、压力过大等也会导致胃酸分泌增多。

4.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溃疡和胃糜烂的常见病因。这种细菌感染会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层,使胃黏膜更容易受到胃酸的侵蚀。

5.身心压力:长期的精神压力和身心紧张会影响胃黏膜的血液循环,导致胃黏膜抵抗力下降。压力还会使胃酸分泌增多,加重胃黏膜的损伤。

胃糜烂并非不可治愈,通过调整饮食、合理用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以及积极治疗相关疾病,胃糜烂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的。在日常生活中,要关注胃部健康,预防胃糜烂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