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脏骤停原因

2024.06.04 14:42

心脏骤停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心脏疾病、电生理异常、药物中毒、外伤、严重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心脏骤停需要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1.心脏疾病:

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或心律失常,从而引发心脏骤停。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以改善心肌供血和修复受损心肌。

2.电生理异常:

如长QT综合征、短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这些电生理异常可能导致心脏节律失常,引发心脏骤停。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等,以纠正心律失常。

3.药物中毒:

某些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抗抑郁药物、抗精神病药物等,可能导致心脏节律失常,引发心脏骤停。治疗方法包括停用相关药物、使用解毒剂、心脏监护等。

4.外伤:

如严重胸部外伤、电击伤等,可能导致心脏骤停。治疗方法包括紧急手术修复受损心脏、心脏监护等。

5.严重电解质紊乱:

如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等,可能导致心脏节律失常,引发心脏骤停。治疗方法包括补充电解质、纠正电解质紊乱等。

如果有心脏疾病、电生理异常、药物中毒、外伤或电解质紊乱等风险因素,应定期进行心脏检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保持适当的体重、进行规律的体育锻炼等,有助于降低心脏骤停的风险。如果出现心脏骤停的症状,如突然晕厥、意识丧失、呼吸停止等,应立即采取心肺复苏和电击除颤等措施进行抢救,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