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什么是胆道闭锁

2024.11.08 14:36

胆道闭锁是一种肝内外胆管出现阻塞,并可导致淤胆性肝硬化而最终发生肝功能衰竭的疾病。

胆道闭锁主要发生在新生儿和婴幼儿时期。患儿的胆管系统发生病变,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症状和后果。其具体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病毒感染、免疫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患儿通常会表现为黄疸持续不退且逐渐加重,皮肤、巩膜黄染明显,大便颜色逐渐变浅甚至呈陶土色,同时可能伴有腹胀、肝脾肿大等。如果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出现胆汁性肝硬化,进而导致肝功能衰竭,严重威胁患儿生命。

胆道闭锁对患儿的健康影响极大,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血液检查、超声检查、胆道造影等多种方法综合判断。目前,手术治疗是胆道闭锁的主要治疗方法,其中葛西手术是较为常用的术式,通过重建胆道引流,部分患儿可获得一定的效果。但对于手术效果不佳或已发展为严重肝功能衰竭的患儿,则需要考虑进行肝移植手术。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给予营养支持、预防感染等综合治疗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儿的生活质量。胆道闭锁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和长期随访对于改善患儿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