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便秘会不会得脱肛

2024.08.10 14:00

便秘有可能会得脱肛。

便秘时,患者会过度用力排便,长时间的腹压增加会对直肠黏膜和肛管造成持续的压力和牵拉。这可能导致直肠黏膜下层组织变得松弛、薄弱,逐渐失去原有弹性和固定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反复的压力作用下,直肠黏膜可能会向下移位,从肛门脱出,形成脱肛。

长期便秘还容易引发痔疮等肛肠疾病,而痔疮的存在又可能进一步加重排便困难,形成恶性循环,增加脱肛发生的风险。而且,便秘患者往往排便时间较长,蹲位过久也会增加腹压,这对直肠和肛管的支撑结构产生不良影响,促进脱肛的发生。

对于已经有脱肛倾向或已经发生脱肛的便秘患者,情况会更为复杂。脱肛可能会使排便更加困难,患者因恐惧疼痛等原因可能会更不愿意排便,从而加重便秘。同时,脱肛后直肠暴露在外,容易受到摩擦、感染等,引发炎症、出血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预防便秘对于减少脱肛的发生至关重要。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同时,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避免憋便。适度运动也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如果已经发生便秘,应及时采取措施缓解,如合理使用通便药物等。如果出现脱肛症状,应及时就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等,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便秘和脱肛密切相关,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积极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