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去问诊

微信扫码问诊

肝结核能导致肝衰竭吗

2024.08.24 22:20

肝结核有可能导致肝衰竭。

肝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肝脏引起的疾病。当肝结核病情严重且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时,会对肝脏造成广泛的损害。结核分枝杆菌可在肝脏内大量繁殖,破坏肝细胞结构,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化等一系列病理改变。随着病变的不断进展,肝脏的正常功能会逐渐丧失,合成、代谢、解毒等重要功能严重受损,从而可能引发肝衰竭。如果肝结核并发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如严重的胆道梗阻、广泛的肝内血管病变等,也会进一步加重肝脏的负担,增加肝衰竭发生的风险。

在肝结核导致肝衰竭的过程中,患者的症状会逐渐加重。可能会出现极度乏力、严重的黄疸、腹胀、腹水、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等表现。此时,患者的病情十分危急,需要立即进行积极的治疗和抢救。治疗措施包括针对肝衰竭的综合治疗,如保肝、利胆、补充凝血因子、防治肝性脑病等,同时要加强对肝结核的治疗,使用有效的抗结核药物进行规范、足量、全程的治疗。对于一些病情极为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进行肝脏移植等特殊的治疗手段。肝结核虽然相对少见,但如果不重视或治疗不当,确实有可能发展为肝衰竭,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生命威胁。对于怀疑有肝结核的患者,应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预防肝衰竭等严重后果的发生。同时,在临床工作中,医生也应提高对肝结核的认识和警惕性,避免漏诊和误诊,以便能够早期发现和治疗肝结核,降低其对肝脏功能的损害和发生肝衰竭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