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肌梗死引起心律失常怎么办

2024.10.12 11:00

心肌梗死引起心律失常需立即就医、密切监测、药物治疗、电生理治疗及预防再次发生,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就医:心肌梗死引起的心律失常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一旦出现心律失常症状,如心悸、胸闷、晕厥等,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及时送往医院就诊。

2.密切监测:在心律失常发生时,医护人员需对患者进行持续的心电图、血压、心率等监测,评估心律失常的类型、程度及对患者生命的影响,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3.药物治疗:针对心律失常的类型和病因,医生会选用相应的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凝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购买或调整药物。

4.电生理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考虑采用电生理治疗。电生理治疗包括电复律、射频消融等方法,能有效恢复正常心律,降低心律失常对患者的影响。

5.预防再次发生:心肌梗死患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改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定期复查,遵循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心肌梗死引起的心律失常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需及时就医、密切监测、规范治疗及预防再次发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医生,遵循医嘱,切勿自行调整药物或治疗方案。同时,加强生活调养,降低心肌梗死和心律失常的复发风险,以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