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部血管硬化

2024.09.10 18:15

脑部血管硬化是指脑部血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的一种病理状态。

脑部血管硬化的发生通常与多种因素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自然老化是一个重要原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长期作用,会对血管壁造成损害,促使硬化的形成。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高盐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也会加速血管的病变。当脑部血管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可能导致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引发脑梗死、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预防和改善脑部血管硬化,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措施。首先,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均衡的饮食,减少高盐、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度增加运动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戒烟限酒,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对血管的损害。同时,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规律服用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等,将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定期进行体检,包括测量血压、血脂、血糖等,以及进行脑部血管的检查,如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等,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脑部血管硬化是一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疾病,通过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有效延缓其进展,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保障脑部健康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