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脏骤停会导致脑损伤吗

2024.07.12 11:13

心脏骤停可能会导致脑损伤。心脏骤停后,血液循环停止,大脑会遭受严重的缺血、缺氧损害。大脑是对氧气和能量高度依赖的器官,正常情况下需要持续的血液供应来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当心脏骤停时,大脑在数秒内就会开始出现功能障碍。

在心脏骤停的初期,由于血液中剩余的氧气和能量储备,大脑可能还能维持短暂的功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缺血、缺氧状态持续加重。如果心脏骤停持续4-6分钟而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复苏,就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

脑损伤的程度与心脏骤停的持续时间、复苏开始的时间以及复苏的效果密切相关。长时间的缺血、缺氧会引起脑细胞死亡、脑水肿、神经细胞变性等一系列病理改变。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认知功能下降、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等各种神经系统后遗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即使经过复苏成功恢复心跳,脑损伤仍可能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此外,心脏骤停复苏后的再灌注损伤也会对大脑造成进一步的损害。再灌注过程中可能产生自由基、炎症反应等,加重脑组织的损伤。

因此,心脏骤停是导致脑损伤的重要原因,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对于减少脑损伤的发生和严重程度至关重要。同时,对于心脏骤停后复苏成功的患者,需要密切关注神经系统的状况,及时进行评估和治疗,以尽量减轻脑损伤的后果。